close

  核心
  提示
  誠然,不能要求公務員只講奉獻,不講索取,不考慮個人利益。但是,公務員畢竟不是商人,他們由於掌握著一定的公權力,承擔著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責任,且因為他們由納稅人出錢供養,因此就應多講公利,而不能過於功利,在個人得失上斤斤計較,甚至挖空心思牟取私利。
  □王石川 央視評論員
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5日舉行今年一季度新聞發佈會,該部新聞發言人李忠回應公務員報考遇冷,稱受福利地位等因素影響,地方公務員招考報名人數同比減少了36.09萬人。
  千呼萬喚的公務員報考熱,似乎降了溫。這其實是一廂情願的錯覺。錶面上看,目前各地公務員招考的報名確認人數256.36萬人,同比減少了36.09萬人,減幅12.3%,降幅不可謂不小。但是別忘了,今年計劃招錄10.18萬人,同比減少1.54萬人,減幅13.2%。換言之,報名人員的降幅低於招錄人數的降幅,談何降溫?
  談及地方公考熱降溫,李忠認為,從宏觀層面看,公務員招考的冷或熱實際上受多種因素影響,既有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,也有考錄製度公平公正的程度,還有公務員職業的社會地位、福利待遇、發展前景以及人們對這個職業的預期。此說不無道理,如果福利待遇低了、發展前景沒有預期那麼好,報名人數自然會下降。
  有人說,芸芸眾生,絕大多數人都是理性經濟人,那些本來有志於考公務員的人,一看中央出台八項規定、反四風之後,公務員的特權被剝離、福利被壓縮,便決定不再報考公務員。這話有一些道理。不過,幸虧這些人沒有報考公務員,如果他們真考上了公務員,如此精於算計,委實可怕。這樣的“精緻的利己主義者”,能指望他們用好權力嗎?
  誠然,不能要求公務員只講奉獻,不講索取,不考慮個人利益。但是,公務員畢竟不是商人,他們由於掌握著一定的公權力,承擔著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責任,且因為他們由納稅人出錢供養,因此就應多講公利,而不能過於功利,在個人得失上斤斤計較,甚至挖空心思牟取私利。
  可以預料,公務員熱終將降溫,但現在並無明顯跡象。當前,大學畢業生就業依然很難(今年畢業生就業規模將達到727萬人,總量非常大,比去年增加28萬人),對其中不少人來說,能考上公務員還是挺體面的事。有調查顯示:六成受訪公務員欲辭還休,“好不容易擠破頭進來,誰現在走誰傻”;4成受訪女性擇偶首選公務員……這足以說明,眼下公務員職業仍然很吃香。
  人社部曾統計過,1992年辭職下海者超過12萬人,停薪留職、兼職者超過1000萬人,背景是鄧小平南方講話後,社會上興起了創業潮,一些官員勇敢下海,並有所作為。用專家的話說,當時剛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,敢下海的人,就能淘來一桶金,那“基本上是擺個地攤就能發財的時代”。由此可判斷,如果不當公務員亦可實現人生價值,或更能實現人生價值,公務員熱就會降溫。
  公務員過冷不正常,過熱亦不正常。要保持適度平衡,就需要壓縮公務員特別是政務官員的含“金”量,並強化各種監督。公務員只有“以公為本”了,才能回歸正常。  (原標題:地方公務員報考“冷”“熱”如何平衡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f52pftqh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